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中心 > 公益培训 > 内容

第594期【齐悦读—线上共读—透视新科技】 “齐悦读”[线上共读] 《解读国家科学技术奖(二)》

2024-09-01 16:35:00 来源: 点击量:
0

(通讯员  邓辉)

 

讲座题目:透视新科技——解读国家科学技术奖(二)

主 持 人:胜  春

做客嘉宾:赵东元,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鹤勇,复旦大学教授。

         

讲座时间:2024年9月9日~9月15日

(备注:讲座视频可循环播放)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18204055131564257263&read_id=c6e440a2-ba50-4ee2-969d-a6f150841e69&ref_read_id=ccefe5bf-d535-44e0-86d3-97fc609e41e1&reco_id=&mod_id=&cid=&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

透视新科技——解读国家科学技术奖(二)

 

讲座内容:

各位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我是主持人胜春。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标志着一个划时代的开始,像塑料这种高分子材料已经诞生已久了。它对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自不必多解释,但是您可以想象,有一天像塑料这样的类似高分子材料可以做到又透气又保暖,甚至可以成为我们服装的原料。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就授予这样的科研成果,我们通过短片去了解一下。高分子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常见的比如说塑料,自1907年问世以来,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大约3亿吨塑料,其中中国年产量就占了大约1/10,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它。如今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提出了一项科研成果,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在塑料这样的高分子材料上造出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密密麻麻的小孔。听上去或许平平无奇,可是这些神奇的小孔却可以给塑料的性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在石油、交通、医学等多个领域开发出更多意想不到的奇妙应用。这种带孔的新材料掀起了一场材料领域的新革命,还荣获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它究竟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什么巨大的变化呢?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来自复旦大学的贺鹤勇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才可以获此殊荣?国家自然科学奖,是国家五大奖项之一,分为二等奖和一等奖。因为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或者奖项的选择,一等奖实际上在前十几年的话,有好几年是空缺的。其实一等奖这个要求非常高,应该说是在国际上绝对是首次,也是在这个领域有重大的理论和成果的这样的一些发现,所以像我们的先前的一些老科学家,李四光这样的一些,他们有重大的发现,所以我们国家前面十几年,可能有七八年都是空缺的。那我注意到我们的奖项的项目的名字叫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首先说是有序介孔高分子,那高分子材料是什么?那我们日常当中,其实遇到的高分子太多了,我们日常的塑料瓶,包括橡胶全部都是高分子,我们穿的衣服,合成纤维全是高分子,只是我不是穿塑料,穿合成纤维。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那分子分高和低,所以分子量比较小的叫低分子,好比说我们空气由氧分子,两个氧构成的这样的一个非常小的这样。分子量比较大的叫高分子,好比说我们的乙烯是两个碳的这样的一个分子,我把几个乙烯手拉手给它连起来,成千上万个乙烯连在一起,可以上万个分子量,然后成百万或甚至上千万,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大的一个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量决定它的性能,好比说塑料,分子量一旦可以达到上百万、上千万,这个塑料的强度大大提高了,那我们是在这样的一个塑料上边,我们可以造孔,那我这样的一个塑料性能又有很大的提高。

那一加上有序介孔,为什么它就高级起来了呢?什么叫介?实际上是有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在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有一个介观。所以宏观的孔很大很大,比如说我们看到的水管子,那就是几厘米或者更大。那个微(观)的孔,我们一般世界这个定义的话,是两个纳米以下,在两到五十纳米(之间)就叫介孔,所以赵老师造出的这个材料,它的孔是两个纳米到五十纳米之间。在一个很小的小面积上,我们造了密密麻麻的孔,这样的话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可通气又有孔这样的一个塑料,一个高分子。1纳米是10的负9次方米,也就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所谓的有序的介孔材料就类似于把宏观世界中小孔肉眼可见的蜂窝,缩小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倍,变成肉眼不可见的。而来往穿梭的蜜蜂只能变成像分子、原子这样微小的物质,才能够穿行于微观世界的小孔,除了平面的有序介孔材料的形状,还有管道状的、球状的。科学家如何才能在塑料上造出这些肉眼不可见,并且有序的密密麻麻的小孔呢?为什么造孔而不是打孔?打孔是机器上用钻头去打的,而我们不是用钻头去打,赵老师他这个是用分子层面上的组装,所以是造出来的,这个就为什么是叫造孔。

之前我们没有类似的这种想法吗?其实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以前介孔材料主要集中在,好比说这个沙子,这样的一些氧化硅的这样的化合物当中,做成有机高分子还没人能做到,这个合成难度非常大。也许很多人想到了还没人能做到,那我们呢,其实发明了一个理论,发明了一个方法叫自组装。先让这些分子手拉手地围在一起,围好了之后,我再原位地让它连在一起,手全都用胶水给它(粘)上,这样的话就产生了孔,所以这个是我们独特的。这个思路的话,实际上是前人没有提出过。赵老师就是想到先把大家站好,站好了以后,然后再用胶水,一下子就把人家全部(粘)起来。那么高分子也出现了,孔也出现了。那我们这个项目,是第一次把有机高分子造成了孔,然后还可以转化成碳材料。说到这个话题,我们来看看相关的短片。在塑料这样的高分子材料上造出纳米级的有序小孔,这个全新的理论思路提出来之后,在国际上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并且迅速掀起了相关的研究热潮,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纷纷参与其中。作为一种传统材料,塑料已经具备了轻便、便宜、舒适并相对结实等优点。为什么科学家还要在塑料上造出这些肉眼不可见、密密麻麻的小孔?新型材料的诞生会产生哪些特殊功能?又将开拓出什么新的应用呢?

那传统的高分子材料,我们过去在应用上有哪些局限性?传统的材料好比说它在保温、绝热,还有一些重量上受到很多的限制,包括它的物质的穿梭,因为传统的塑料,传统的高分子基本上不能通过,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技术上,我们在一个高分子上造了很多的孔,这样的话使它具有超轻的性能,可以物质传输的性能。那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一个高分子材料在上面造了孔之后,就完全改变了它的属性?这个大伙都知道,其实很多的材料的性能跟表面积非常相关。我们做一个比喻,一个莲藕,你取一段,像一个红薯一样,那么它的表面积就这么外面一块很小。但是你如果把这个莲藕给切开,中间就好多好多的孔,如果里边有100万个孔,每个孔里边的面积就跟外面的表面积是一样的话,那就等于是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100万倍。我们有了这个孔之后,那它的表面积,面积就增大非常大,这个东西就可以跟足球场的面积一边大,所以这样的话就增大了很大的面积,所以微观分子,都可以贴在它的面积上。好比说我们现在的病毒,病毒也就是在几百纳米的这样的一个,它也要寄生在一个地方,所以你要能容纳很多很多病毒,那你需要很大的面积。

有了孔之后,增大了这个本身材质它的面积,增加面积之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呢?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做好多反应的话,面积上面我们要有一些,我们叫官能团,实际上就是能够干活的一些机构相当于,那么你面积小的话,那只有一个两个机构。你面积大了,你就100万个机构,1000万个机构。同样大的空间。同样大的,就同样大的一块东西,你只有一个机构,我有1000万个机构,我干活的效率肯定比你高。打孔之后呢,就像内部它有多个工厂在里边,以前它高分子是没办法(有)工厂。现在可是那里边全都是孔,现在我有千百万个工厂在里边。那么造了孔以后的话,把它的面积成千上万倍地增长以后,你就可以引入好多功能,就是赵老师说的工厂、车间。把这些多功能的这些车间、工厂,把它集成在这个多孔的材料里边,直接就完成了,这个是以前的这些无孔的这些塑料。完全做不到的。是实现不了的。所以孔材料呢,其实用途真的非常大。食品当中都有一些干燥剂,这些是什么呢?它也是多孔材料把水分子容纳这里边去,你好比说我们现在用的是氧化硅的,是由沙子这些东西组成的,那我们现在就是把有机的高分子,刚才(说的)塑料也能做成这种类似干燥剂的,将来吸附有机的染料,比表面极其大,孔非常大,所以很多分子都可以聚集在这里。在水处理,好比说印染废水,那些带有有机染料的红色的那些水,通过我们这些塑料,一下子就能给它吸附掉。

对化学来说,21世纪的化学面对的两大领域,一个是生命健康,一个是能源。实际上我们的储能,就是说蓄电池、锂电池,加上我们超级电容器这些,汽车移动的装置上面,你必须要一个储能的器件。而有序介孔高分子材料,包括碳材料的话,实际上在奥运会上的时候,在奥运村里边实际也用过。就是做储能,做成了超级电容器,像电极材料,这个电极材料你的面积越大,就相当于储的电荷越多。电容就是两块板,一块板是带正电,一块板带负电,然后电充进去的时候就充到两块板上面以后,它要用的时候直接放出去。那么如果你要充得多,你这块板就要大。那么你这么一小块电容器的话,你再大也就这么大一块两块板,所以像赵老师这个材料的话,那么造了孔以后,把比表面做得非常非常大,它就可以充好多好多的电进去。我们已经在奥运会,在公共汽车上已经得到这样的应用,就像这个汽车,你充一次电,有的如果面积小的只能跑100公里,所以利用这样的大的面积,它就可以跑400公里。我们来看看短片。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长期问题。不烧油、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既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又对环境十分友好,一直以来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续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至今还没有完全推广使用。如果可以利用这种介孔材料的超大表面积来储存更多的电,让电动汽车有朝一日真正实现充电一次就能跑几百千米,将会为汽车革命带来巨大的潜力,除此之外,这些神奇小孔还有什么其他功能呢?我们用了这种新材料,还有什么作用呢?这个孔的大小,分子量大的它就过不去,分子量小的就能过去,这个就叫做分子筛,就像我们日常用的筛子一样,小的东西就从筛子里过去了,我们小时候筛煤也好,筛沙子也好。大的沙子粒就过不去,我们这样的也是一样,我们做成了有机高分子塑料的这样的孔,我用它作为一个筛分子的一个东西,大分子就过不去,小分子通过我这个有机的东西就过去了。这样的话,我们在蛋白的分离,日常当中有遇到很多蛋白,它的分子量都上万,利用我这个东西就可以筛分。我们来看看相关的短片。

这种有很多小孔的材料还可以用于催化剂,作为微观世界中化学反应的容器。因为小孔的表面有很多活性中心,在它们的帮助下,物质进入到小孔之后,就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第二个是催化剂的选择性问题,这个孔大小是可以控制的,比如说我们要将某些反应物,我不要让它进去,有些让它进去,那么你就把这个孔控制到某一种规格。能够进去的,把另一种挡出去,这个进去以后再反应出来,那就是你要的东西。如果你的孔太大,谁都进去了,全反应,全给你干活了,干得乱七八糟的,那就出来的产品就不是你要的这种单一的想选择的这个东西了。这个就是催化剂的一个选择性的问题,所以孔大小可以调节的。我们用了这种新材料在工业方面,到底对目前的工业的改变是什么?我们用到了这个催化剂,好比说石油化工的一个这样的一个过程,大家都知道石油是非常重要,好比说我们从地下采来的油,分子量非常大。那你只有断到一定小了,变成小的流动非常好的汽油,我们用在车上,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叫石油加工,就要把石油打碎,以前的稍微重一点的油,他们也加工不了的一个很大的分子,越大的分子需要孔径越大,那我们就利用我们这个介孔材料。因为我孔大了,把一些以前做不了的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效率提高,好比说炼沥青,你看我们柏油马路这样的沥青,我也可以加工成汽柴油。

沥青是过去石油加工剩下来的废渣?废渣,渣油给它变成汽柴油。你现在可以通过这种材料把沥青也能够再加工。对。炼成油。炼成汽柴油,所以我们这个材料已经用在这个石油加工上边。就高效地把石油转化,这样的话为国家能够节省一些能源,节省一些原油的这样的一些进口。我们可以给大家算笔账吗?用了这种新材料的技术作为催化剂,在石油化工行业上,具体的这个我们获得的效益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国家每年的石油的处理量大概7亿吨,7亿吨,如果你汽油的收率提高1%,那就是700万吨。1吨汽油批发价假如就算5000块钱,那就是几十亿。现在好比说刚才贺教授讲7亿吨这个里边,还有刚才说的有一些不可利用的沥青占50%,非常大,现在我们能把这部分,沥青的这部分,大概能提取10%到20%,并且我们现在还在做一个柔软的高分子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现在做成液体的这样的一些催化剂,原来的这个加工都在一个固定床上进行,现在我可以把这个跟原油混在一起,因为它是柔软嘛,混在一起来加工。因为只有充分地接触,才能把原油的产率提高。所以以前我们国家7亿吨油,这里边一半是渣油,我们的处理量不到20%。现在我们如果用上这些技术,我们现在可以增产到也许50%,甚至更高,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真的这个原油的效率就大大大大提升。如果这项技术真的可以推广到全球的话,对整个地球上能源的这种节约,这是一件大好事。

赵老师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我们现在的原油的炼油是把油采出来运到炼油厂再去炼的,如果它现在用液体的这些催化剂的话,它可以直接注入到油井里面,就等于是就在油井里边就直接炼油,然后出来就省掉了石油的这个运输的这个问题了。就是我把我这个催化剂,刚才说是柔软的,是可流动的,这样的催化剂直接打到地底下,就在地底下,它就可以把一些原来的这种石油,就把它变成汽柴油,直接我抽上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能减少很多的污染,减少很多的这样的一个过程。那我们整个化工过程,就真的非常洁净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话也节省一些设备。这么美好的想法为什么是梦想呢?我们离这个梦还有多远?因为石油拿出来我们加工,我们控制温度,我都可以加工。但地底下怎么来加工,这个还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个还要不断地去试验,不断地去研究才可以。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定有实现的那一天,但实现的那一天,对人类整个社会是有巨大的一种改变。说到这个话题,我们看看我们记者编辑的短片。

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每年高达7亿吨的石油处理量,其中进口量就超过5亿吨。但是不可利用的废油就占据了一半,如果可以高效提高石油利用率,不仅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能源的安全问题来说,也将大大降低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并且,如果可以直接在原油基地进行炼油,省掉中间运油、建厂等环节,又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节省大量成本。如果这一项成果推广开来,不仅仅有助于中国的能源节约,也将对全世界面临的能源问题,做出巨大的贡献。这样神奇的介孔材料在未来还将应用于哪些领域呢?除了我们在工业上的应用,会应用到民用上、医用上吗?比如说人造器官有这种潜在的前景。因为这样的一个高分子,真的它可以非常软,真的是跟我们人体的很多的器官,很多的,非常接近。人类有很多的,其实有很多的通道,我们这个呢,孔径又非常均匀,又是在介孔的范围,那我可以做一些像离子通道,可以使一种东西通过去。仿细胞膜可控传输,整个细胞的话,实际上钾可以从一头跑到另一头,钠或者从这头跑到另一头。这里边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大小可以通过,另一种它有选择性地把它让某一种离子通过,实际上你在上面附上一定的,我们叫基团,就是刚才说的不同功能的工厂或者车间,就是只对着某一个离子,可以让它过去,这样的话就是有选择性可以通过了。

将来我们模拟一些人体的器官,这个我们又有这样的一个通道,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来做,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生物应用方面,这个是前景非常广范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模拟进行一些生物的检测,这个是非常好的。这里边带孔嘛,它有很多的工厂,我可以把工厂放上不同的机器,打到人体当中进行检测,还有定点的一些清除,这个都非常好。好比说胃肠镜,我们都做过胃镜的检测,这个里边要伸进去一个东西,要吃麻药,这个非常难,那现在我们这样的小的东西,进到人体当中,就可以检测你有没有胃病,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否也发现过它的短板和我们有可以更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呢?我们现在在做多功能的把各种这些工厂,加工的工厂集中在一起,也就说孔其实也有大有小。刚才说一个塑料上面,打成一个孔径,我还可以打成不同的孔径,我这个大孔我就放一个大的机器,小孔放在(入)一个小机器,这样的话,整个性能全部集中在一个个体里边。各个不同的工厂,都引入到这个材料里边以后,可以多功能同时可以做这些,这些我们要的事情。这样的话就可以在整个医用方面,拓展得就可能更宽了。所以这样的话我去检测,刚才说药物,我装不同的药,不同大小的分子的药,我到人体了,我碰到这个好比说这个肿瘤,我可以把大的分子拿出来,去杀这个癌,碰到一个其他的这类小分子,我就出来,所以这样的话,利用孔把多种功能集中在一起。

我们再大胆地替大家来畅想一下,有了这种新型材料之后,未来一旦产业化大面积应用的时候,这个时候,对我们普通人的这个影响会是什么?刚才已经讲,高分子离人类的生活特别近,其实日常生活,你看这个塑料这些,胶皮这些,其实所有的这些都是高分子,所以高分子如果能够把这样的一个造孔的规律,用到这样的一个东西,那这个是绝热、防火,各个角度、各个性能都能够提高。衣服的材料,不但是舒适,它还可以保温,因为它的孔里边带着空气以后,它就是个非常好的一个绝热的一层材料,那么就是有可能又轻又透气又保温,也许今后我们穿着这个衣服的话,去南极就根本就不怕了。所以这就是有序介孔高分子的这个材料,有可能在今后这方面还有更大的发展的前景。这样的一个高分子的,这样的一个带孔的东西,做成印刷电路板,大伙都看到过。这个电子元件都是固定在这个板上,现在信息产业都到了5G,这个电子器件儿就越来越近,就要求这个板它的绝缘性越来越好。那什么最不导电呢?空气是最绝缘的。好了,孔就是这样,所以那这样要利用这个技术,把塑料的这个印刷电路板变成一个绝缘体,这样的话它就可以改进整个的5G越来越密。将来我们可能真的是利用我们这样的造孔技术,整个印刷电路全部是用我们的这样的技术,绝对是将来给信息产业带来革命。这个材料给未来我们的社会,给我们的时代将会带来一种改变,而这所有的改变来自于科研人员不断的努力。那在这里也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节目,我是主持人胜春。如果您想了解我们更多的内容,可以下载央视频去收看其他的节目,今天的《透视新科技》就到这儿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