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期【齐悦读—线上共读—透视新科技】“齐悦读”[线上共读] 《探寻癌症的真相》
讲座题目:透视新科技——探寻癌症的真相
主 持 人:胜 春
做客嘉宾:尹玉新,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叶 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讲座时间:2023年9月11日~9月17日
(备注:讲座视频可循环播放)
透视新科技——探寻癌症的真相
讲座内容:
各位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节目,我是主持人胜春。随着人类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地加剧和人口的增长,21世纪癌症已经成了人类健康的最大的杀手,科研人员不断地努力,也渐渐地揭开了癌症神秘的面纱,我们通过短片进入今天的节目。目前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据统计,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神秘的面纱,我们通过短片进入今天的节目。目前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据统计,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死亡病例300万例,癌症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然而,有些患者罹患癌症之后,却能与其相伴正常生活,这又是怎么回事?近年来,科研人员不断研究探索,癌症与基因蛋白质的关系,揭示癌症的致病机理,探索癌症治疗的新靶点、新思路。癌症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种疾病呢?
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尹玉新教授,接下来一位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叶盛教授。说到癌症这个词,其实我们经常听到,两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癌症到底是怎么引发的呢?癌症按这个病理的定义来讲,它是由局部组织异常增生产生的新生物,那么具体点就是由这个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以后,癌细胞导致的这些致命性的疾病。我们每个人天生体内就具有癌细胞吗?还是后天形成的?其实癌症的话,应该说我们细胞有一个最天然的功能,就是一分二,二分四,这样不断地分裂增生。那么对于正常细胞来说,这样一个过程是受控的。那么知道我们有一个词叫做凋亡,细胞凋亡,就是它分裂到一定次数,它的命运就终止了,它一定会让这个细胞瓦解掉。而癌细胞呢,似乎这个开关已经不存在了。它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样不断地分裂下去,那么就会导致我们所看到的种种的癌症的病症的现象。那么您刚才说的,在我们的身体里边,是不是一直天然就有,其实也有一些孩子,非常个别的孩子,他可能是完全先天性的,他是由于遗传了从父母那儿得来的某一种癌症的基因,或者是父母在孕育他的时候,受精卵发生了某种基因突变,但是这种先天性的肿瘤往往会非常严重,这样的孩子呢,他的预期寿命也会非常短。那么我们大部分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这些癌症,往往还是后天所得到的这样的一个癌症,也就是后天细胞发生了某种基因上的改变,才导致了癌症。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可能患了癌症之后经常去跑肿瘤医院,肿瘤和癌症是一码事吗?肿瘤本身分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那么这个恶性肿瘤里面有两种,从来源于上皮细胞的是叫癌症。来源于间质细胞的就叫肉瘤,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区分法,就是来源不同。恶性的才被称为癌症,实际上这个词的范围有一点被宽泛化了,就是它应该是上皮细胞所发生的,这样的恶性肿瘤才称之为癌症。但是现在基本上我们好像把这个词已经等同于恶性肿瘤了,因为它的这个发病率,主要癌症还是占绝对优势的,肉瘤其实是相对比较少的,所以大家说惯了,基本上就用癌症来代表所有的恶性肿瘤。人们一说到癌症的时候,就会说到这是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那癌症到底是怎么致命的呢?癌症其实它有一个就是说本身它是无限增殖的。比起正常来讲,正常细胞刚才叶教授说它到一定程度,它就有个接触抑制,它就不长了。那么癌细胞它是无限增殖,那么本身它就形成一个物理空间的占位性病变,这个在某些重要的器官。它本身就有威胁,比如说脑子里边,它没有地方走,它一旦长出来瘤子的话,它就被压迫的话,基本上在重要的部位就可以形成致命。另外比如说在肝脏,在肠道它可以形成阻塞。所以这是它一个空间的问题,但是癌症最重要的这个致死原因它转移,癌症转移致死,扩散了转移了,远端转移导致远端器官的本身的伤害。同时,也导致器官的衰竭,最后形成这个综合症。我们会非常担心,作为一个健康人,有一天我会不会身上也有癌细胞出现。那两位给我们解释一下,癌细胞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人为什么会患癌症?
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非常复杂的,现在基本上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但是一般来讲,它有各个因素,比如说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这些就是内外的这些因素互相作用,最后使这个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就是咱们这个基因组里面,我们知道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告诉我们有两万个左右的基因,但是这两万个基因不是一直都在工作的。实际上在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大部分细胞里的大部分基因都是处在一个沉默的状态,它并没有在工作,但是当这些掌管细胞的分裂,掌管细胞的增殖的这样的基因被突变,或者被其他的一些外界的因素。偶然打开的时候,那么这个细胞就有可能癌变了。基因和癌症发生最密切的例子就是乳腺癌,它那个BRCA1(乳腺癌1号基因),它那个基因实际上是可以主导一个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这个本身基因因素只占5%,如果有这个基因BRCA1的突变,它的突变几率就会增加一百倍以上,基因的因素可能只占到5%,它其实需要的是很多条件共同起作用。所以它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是很多突变积累到一起,它才会成为一个癌细胞,因为癌症一定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话题聊到这儿,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编辑的相关短片。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就像计算机里的代码,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种情况就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我们身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真正和癌症有直接关系的大概有一百多个。因此,有些基因突变是不会导致癌症的,但那些与癌症有关的基因一旦产生突变,癌症发生率就非常高。除了基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增加患癌的几率呢?比如说放射性,就环境因素,放射线就直接导致白血病。还有这个物理化学因素,那么还有比如说微生物,像黄曲霉素它就导致肝癌。黄曲霉素主要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一些变质发霉的食品上。还有比如说亚硝酸钠,它就可以形成这个食道癌,所以这些环境因素也是可以导致癌症的发生的,这些环境因素能给我们再详细地通俗地解释一下,可以让我们生活当中尽量去避免吗?
比如说像我们说的这个X射线,咱们在进行正常的诊疗的时候,你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我们可能都会照一个胸片。这个其实就是X射线。X射线一定剂量的,其实是有安全性的。你只要说控制你接受这个辐射的时间和频次,就能够保证这个安全性,但是,有些X射线的照射异常的这种照射。可能就会带来一些危险,有些指的是哪些?比如说有一些工业用的这样的X线,它其实是非常强的。那么相关的这个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好自身防护,包括咱们在医院做这个X光片检检查的这些医生。这些放射科的医生也会穿防护服?他们其实也是会有可能会接触到更高的剂量,特别像CT,螺旋CT,其实也是一个相对更高剂量的这样一个照射。生活当中有人说患了同一种癌症,为什么有的人几个月就走了,而有的人却能够一直跟癌症抗争到底?我觉得这个主要是和人的这个机体的防御系统有关,同一癌症它导致的反应实际上是一样的,那么不同的机体它的状态,决定了它的反应性的效果。最主要是免疫系统,所以有些人免疫系统很强。所以它很早就可以可以监测出来,那对他的肿瘤的攻击也就更加有效,那么免疫系统差的人很晚机体才能反应起来。所以它的效果也就差了,同一种肿瘤对于不同的机体来讲,它方式方法还是不一样的。嗯,我们通过短片去了解一下。
无数的病毒、细菌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入侵我们的体内,而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们,进行着激烈战斗。免疫系统十分复杂,它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军队,有着庞大的防御工事和数量众多的“军人”。免疫细胞能通过检测,癌细胞表面的分子来识别肿瘤,并进行抵抗和清除。科学家根据免疫系统的特性开发癌症免疫疗法,用于治疗某些癌症,已取得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科学家对于癌症还有哪些新的认识呢?人类面临癌症,这种损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可能我相信这些年科学家在不断地努力,医学也不断地在突破,那我们在认识方面有新的突破吗?对癌症认识,主要是对它发病机制的这种认识。像刚才叶教授说的,癌症它实际上有两种方面,一个是抗癌基因,一个是癌基因,那么癌基因就是它是要激活了以后。比如突变,那么抗癌基因它要失活了以后,它就发生问题,所以这两个等于是两个互相之间的这种平衡。所以对它的认识现在越来越多,哪些是抗癌基因?它们是如何失活的?一个是如何激活的。对这个现在整个信号传递的,这种了解是越来越深了,这是现在我觉得近十年,所取得的很大的一个进展。
最近这十几年肿瘤免疫方法异军突起,所以说对癌症的治疗有一个很大的一个进步,还有一个就是靶点治疗,就是过去只是单纯用这个化学药物来治疗。现在是针对靶点,来设计的这种化学药物,所以它比较精准,其实像精准医疗这个词,就是诞生在对于癌症的科学研究之中的,实际上就是因为在研究癌症的过程中,像刚才尹教授所说的,我们这些年对癌症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深入。特别是随着这个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初步完成之后,我们现在做基因组研究的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在大大下降,所以呢,我们就有机会去分析癌细胞的基因组是怎么样,正常细胞的基因组是怎么样。然后,去研究这个癌细胞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结果我们发现什么呢?我们发现所谓的同一种癌症可能根本不是同样的疾病,它里面发生的分子层面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那么现在除了基因组以外,又多了像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等等的组学,我们统称为分子组学,就是在分子层面上去认识癌细胞,去寻找到这个细胞的分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再相应地去采用刚才说的靶向治疗,我找对了分子,我就以它为靶来进行攻击了。我们看看相关的短片。
每个人的基因组成中都有致癌的基因,这些基因在特殊情况下会被激发,引起癌变。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旨在得到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解读人类自身的奥秘,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科学技术、医学手段不断地提高。为什么患癌症的人和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会不断地增加,这是什么原因?癌症实际上因为它算是一个慢性病了,整个在人的一生当中,实际上他某个阶段,整体来讲他还是有机会得癌症的。那么整体来讲,你如果寿命越长,那你这个机会也就越多了,所以现在我们这个人口老龄化,这样话整体来讲它的绝对数量是增加了,这个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您的意思就是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了,所以患癌的几率越来越高了,您认同这种观点吗?是的,因为您知道在整个自然界中,对于动物来说,动物的“设计使用寿命”,打引号的“设计使用寿命”,直到繁殖之后,也就是说你有了你的下一代了,你就完成任务了。但是人类,我们的寿命已经早已远远超过这样一个限制范围了。而癌症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往往不会是由单一的基因改变造成的,它是由很多基因突变的积累所造成的。
假如说一个人一年积累一处,那么你十年之后积累十处,可能要几十年才能积累几十处,所以我们会发现癌症的发病年龄,往往是在有一个老龄化这样一个趋势。那么,因为我们现在人的平均年龄变得越来越长,所以癌症被检出的这样的,这个数量概率也变得越来越大了,这也是一个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它的发病率,反而上升的一方面的因素吧。我们目前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去应对癌症呢?现在如果得癌症,诊断了以后确实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所以要应对它主要是把这把这个事情提前,就说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所以我觉得这个早期(很重要)。既然我们没有找到癌症并发的原理,我们怎么去预防呢?因为癌症如果发生,它是有迹象的。比如癌症本身是一个分阶段,它最早叫原位癌。那以后它浸润到周围,再到远端,那就是转移癌了。所以我们希望在原位癌的时候,发现它,如果原位癌我们都发现的话,以现在的技术是可以把它彻底根除,就说你别让它时间太久。早期的时候,我们就要早期诊断,那么早期筛查比如说健康体检。比如说早早地把癌症它的因素发现了以后,实行最早期的治疗。
那么,我们进行手术是可以完全拿掉它的。比如说我们的液体诊断,那么液体诊断它就把这个癌症,它早期发生的时候,它进入血液里面的这种。比如代谢产物来早期,把它进行侦测到,您可以说得再通俗一点,比如说我们普通人在做体检的时候,哪些项目可以诊断出是否患了癌症。基本上我们现在做体检的时候,都有不同的套餐,很多套餐里边会提供这种癌症相应的分子标志物的筛查。像这个时候,它其实找的就是刚才尹教授所说的,那些癌症表面或者它代谢产生的,或者它分泌产生的种种的分子,可能是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也可能是一些小分子,那么虽然我们现在对于癌症整体的这样的一个发病机制,并没有做到完全透彻的了解。但是对于很多恶性癌症可能产生的分子标志物,其实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年了,所以像这样的这些液体检查,其实它的这个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不同的肿瘤它还有不同的特征,它的代谢物或者它的标志物也不一样,所以通过这个检查也可以追溯到它真正的来源,对这个早期非常小的这种肿瘤处理也是很重要的。也就说对于日常普通人来讲,最好的预防肿瘤癌症的这种方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另外我再补充一个,这个早发现,除了我们说的这种血液的检查以外,其实还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比如说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乳腺癌的筛查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定期地要去做一下X光的这样的光片看一下。另外的话,对于这个中年朋友,其实人到中年之后,你的结肠癌,你的胃癌的发病几率也会大大提高。基本上过了40岁之后,都要注意做这些肠镜或者是胃镜的这样的一些检查,那么定期的这些筛查也是能够早发现这些癌症的。除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生活方式有没有可以预防的?这种建议,其实这个生活方式跟肿瘤发生其实是有关系的,比如说食道癌的发生,它就是个习惯,它就是像吃咸菜之类的。比如亚硝酸胺的事情,还有就是黄曲霉菌导致肝癌,这个也是可以避免的。再一个就是微生物方面的感染的现象,这些生活方式,或者这种抽烟,跟肺癌(相关),这些可能的因素应该极力地避免。特别是在年龄增加的时候,随着衰老的时候,它更容易形成这种因素造成的这种结果,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进行预防。像吸烟的话,它跟肺癌的关系,应该说是生物学界和医学界目前研究的最广泛最深入的,我们已经非常地确定知道。这两件事情之间有非常高的关联性,当然我们从来不是说,吸烟一定就等于患癌症,只是说这个行为,特别是常年的吸烟会导致患癌的风险几率大大提高。
另外的话,还有一些比如说像咱们中国人喜欢吃热的食物,而欧美国家他们的饮食习惯一般以冷餐为主,这就导致咱们中国人食道癌的发病几率大大提高。因为很多食物我们习惯了,我们吃下去你觉得它不热,其实都已经是五六十(摄氏)度了。那么这样的食物,它在经过你的这个食道的时候,其实对食道表皮的细胞,对于这个细胞里的DNA都是有伤害的。那么这个也是导致我们食道癌,发生几率更高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另外的话像紫外线,你知道很多外国人喜欢晒日光浴。皮肤癌。它会导致皮肤癌,像黑色素瘤等等,都与紫外线的伤害,也是有关系的。癌症是很多人都担心的问题,那到底如何预防?减少发生癌症的几率呢?我们通过短片了解一下。癌症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长期积累的结果。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因此,采取积极预防、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几乎1/3的常见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在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但若是不幸患癌症,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悲观当中的乐观,假如说我们身边一旦有人,亲朋好友患上了癌症,我们该如何面对?我觉得这个有亲朋好友患上癌症之后,最主要的是要给他精神上的支持。因为我们前面也说到过,就是我们的人体的免疫系统,其实一直都在跟我们体内的癌细胞、肿瘤细胞在跟它们作斗争。因为你想任何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其实不会是我们今天这个阶段才发生了癌症,以前的生命这个过程中也会有癌症这种现象的出现,所以其实我们的免疫系统,一直也有能力去对付癌细胞。只不过是说到底孰强孰弱的问题,如果免疫系统的战斗能力强,癌细胞少,那就能很好消灭它。如果癌细胞很多,免疫系统的战斗能力又差,那就很难消灭它。所以作为亲朋好友来说,作为病患的家属来说,最重要的是帮他树立信心,帮他维持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配合治疗,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免疫系统跟乐观的心态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应该来讲情绪这个非常正常的时候,免疫系统它是力量是很强大的,现在看来对肿瘤的攻击,免疫系统是起主要作用的。其实这些药物治疗,比如说直接杀伤肿瘤这药物,它的这个作用是有限的。
但是免疫系统它这个T细胞、B细胞,它这个攻击力还是非常强的,所以要把它这个尽量调动起来。比如说情绪非常好,乐观地应对,它的整个体系起来,包括精神因素,这样的话,对整体的癌症的攻击,实际上是非常有帮助的。就我们可能听过这种故事,说某位大夫,然后,知道自己患了癌症之后,第二天吓死了。这种故事可能夸张了,但是的确有科学家去研究过人的情绪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而且是做了大量的这种调查研究之后,有大数据的支持的。那我们现在从科学上知道,我们的情绪好的时候,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工作得更好,而当我们在面对巨大的压力,巨大的悲伤等等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那么我们免疫系统的工作状态也会大大地下降。那这个时候不仅是癌症了,其实很多其他的疾病,外源性的疾病也可能会乘虚而入,所以说这个情绪绝对不是只是我们从身边的朋友观察到的一个朴素观察而已,它其实是有科学的数据来支持的。
我们对抗癌症已经这么些年了,医学界不断地寻找突破,我们真的找到希望的点了吗?未来癌症可以被人类攻克吗?对癌症的这个治疗,其实现在进步是非常大的,特别近十年,所以主要的进步在于人类终于认识到我们这个免疫系统,是进行攻击癌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当然现在精准治疗就是个体化,就每个人实际上是癌症本身反应是不一样的,它的基因的这个整个组成,它的状态也是不一样,所以要个体化治疗。这个可能是将来的一个方向,我觉得最终人类对这个癌症的战胜的。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要在基因方面,因为癌症它确实是一个基因的疾病的问题,所以说在这个体细胞里边,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把这些,比如说有些位点,我们可以把它筛掉。这个如果是有某些癌症是某一个基因主导造成的话,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剔除,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我觉得免疫疗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既然我们的身体有这样的手段去消灭癌细胞,那它现在为什么不工作了呢?
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症结,能让我们的身体在早期,当癌症还比较弱小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掐灭在这个萌芽阶段,那么可能就能够做到我们所谓的攻克癌症、根治癌症。但是这个也有一个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免疫系统可以说是人体的各个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也是我们目前了解的相对来说不够全面的一个系统,所以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工作。免疫系统实际上它现在就是我们只是利用它的这个能力,其实我们将来可能要增加它,增加它的能力。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药物,都是对肿瘤进行杀伤,那么我们的将来发展药物有可能是调节免疫系统。把免疫系统本身的能力提高,把它效率提高,这样话让它去对付肿瘤,这个方向我觉得将来包括天然药物的研发。可能在这个方面要进行大的这个投入的话,免疫系统是应该人体最能依赖的对肿瘤进行治疗的系统。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做客我们的演播室,跟我们共同探讨癌症的真相。通过两位的介绍和解释,我觉得可能更多人会相信一个道理,健康的生活、乐观的生活是对待疾病最好的办法。感谢各位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如果你想了解我们更多的节目内容,可以下载央视视频,收看其他的节目。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我是胜春,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通讯员 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