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期【齐悦读-市图线下阅读】20180724读书会后期报道:襄阳会馆的现状、价值与保护利用
历史的遗存,城市的脉络,文化的典籍。7月24日晚上7:30,百余名读者携子女齐聚襄阳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聆听“齐悦读”读书会特别邀请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GFCW)成员李秀桦,为大家分享《襄阳会馆的历史、现状、价值与保护利用》。
李老师首先播放了拾穗者团队2008年摄制的纪录片《留住记忆》,展示为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由福特基金会资助,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主持,以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成员为骨干,邀请专家学者做顾问,动员本土文化志愿者和街区居民加入的“公民参与遗产保护和模式示范型项目”工作。为唤起公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项目小组于2007年对襄阳市区具有古建筑特点的古民居,具有历史人文故事的名人故居,与历史上的会馆、店铺等及其历史变迁,按项目要求对山陕会馆、抚州会馆、黄州会馆、小江西会馆、陈老巷历史街区、中山前街、中山后街进行了调查走访和拍摄记录,拍摄图片万余张,DV影像素材10小时,整理文字资料5万字,及众多报道、文稿、著作的发表与出版。
之后李老师为读友们分享《襄阳会馆的历史、现状、价值与保护利用》。会馆是明清“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士”自发建造、自我管理,用于“祭祀、集会、寄寓和娱乐”等的“馆所”,其本质是民间自治自律自卫的组织。按服务对象分仕绅会馆、工商会馆和移民会馆;按组成人员分地缘性会馆和业缘性会馆。运用图片展示会馆的影壁、山门、戏楼、拜殿、正殿等结构,阐述会馆在早期、盛期、近代的主要功能,概括解析工商会馆主要体现“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的四方面主要功能,及襄阳和各地保存完好的会馆建筑。
剖析明清时期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兴盛发展,为襄阳会馆的创建与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及襄阳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宽松的工商政策,二城发展与经济的不断繁荣,促使会馆蓬勃兴盛。随后,因时代变迁和历史的原因,《工商同业公会法》的颁布,侵华战争的爆发,建国初期的改制等种种原因,导致襄阳会馆凋零,众多会馆遭至拆除的兴盛与衰落史。详细解读樊城的山陕会馆、抚州会馆、黄州会馆、小江西会馆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及文物部门的修缮等举措。从襄阳会馆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技术价值等,充分展现先人留下的智慧,以及心存慰藉、重恩守信、诚实无欺、扶弱济贫、回馈社会等商业精神。
解读省委书记蒋超良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襄阳通商早、会馆多,自古就是开放的重要区域,要保护利用好会馆这一宝贵资源,再现襄阳会馆林立、商贾云集的繁盛景象。提出文物修缮投入不足、修缮工作滞后等会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延续城市文脉,科学编制规划,创新投资机制,遵循原真性原则,加大保护力度,留存襄阳独具特色的城市印象。
在回顾中忆乡愁,在乡愁中悟文化,互动环节中,一位读者有幸获赠分享者所著《襄阳会馆》一书,并获得二位作者的亲笔签名。
最后,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理事长颜拥军表示将前赴后继为地域文化做一些实际的工作。通报了“小江西会馆”在2017年政协提案中已确定创办做一个襄阳民俗博物馆,在市人大调研会上也确定2019年襄阳人大立法主题为襄阳古城保护条例的消息,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
拾穗者成员张玉涛也简要讲述拍摄记录老樊城街巷的公益工作,及李秀桦在拍摄蜀河黄州会馆戏楼时从戏楼上跌落受伤的故事。李秀桦的夫人、拾穗者成员艾子也表述他们从外地来到襄阳,被襄阳深厚的文化所吸引,深深热爱襄阳,一位忙于田野调查,一位忙于文学创作的经历。
读者们在听了各位老师的分享后,均被他们“回到田野、守望故乡”,热爱家乡、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脑海中还时时呈现襄阳会馆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