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39期“齐悦读”读书会后期报道:襄阳花鼓戏
12月27日晚19:30,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联合宜城市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特别邀请宜城市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海燕,为大家分享《襄阳花鼓戏》。广大戏迷爱好者们齐聚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熊局长首先讲述了宜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及悠久历史,襄阳花鼓戏的由来。襄阳花鼓戏历经200多年的历史,从清朝康乾时期,襄阳八大江湖戏对襄阳花鼓戏形成的极大推动,到嘉庆年间,起初以“打火爆”锣鼓打场的灯班,演绎一些民间趣闻、传说故事等,后与鄂东、荆州一带花鼓交流结合,逐渐孕育以打锣腔为主,具有鄂北方言和艺术特色的襄阳花鼓戏“孕育期”。到清末道光年间,襄阳一带的“田歌”与“打火爆”等表演形式的渗透和嫁接,逐渐发展成对子戏花鼓,出现了众多“季节性班子”等民歌小调,到1840年后,逐步从田间走向舞台的襄阳花鼓戏“雏形期”。到建国前后至70年代,襄阳花鼓戏不仅民间演出大放异彩,而襄阳地区的几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各地花鼓戏剧团,创造了一整套过门,整理、排演了一大批传统剧目,创作和移植了一批现代戏,同时加入了女性演员,使花鼓戏表演达到万人空巷的“兴盛期”。
上世纪70~90年代,由于其唱腔、角色、音乐上的局限性,以及创新性花鼓戏人才的缺乏,又长期停留于现状,襄阳、枣阳两县专业花鼓戏剧团先后更名、解散,襄阳花鼓戏逐渐走向“低谷期”。然而,作为襄阳花鼓戏的主要流行区域宜城,在没有专业花鼓戏剧团情形下,始终坚守襄阳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在不间断地收集整理民间的花鼓戏唱腔、音乐,还把他们搬上戏剧舞台,演到襄阳市、省城和北京等地。在襄阳市文化局和市艺术研究所李大庆老师的鼎力支持下,在以宜城市群艺馆老艺术家襄阳花鼓戏第四代传人骆守正、第五代传承人胡锐诗、第六代传承人张青松、田燕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先后创作排练了众多襄阳花鼓戏剧目,编辑出版书籍。特别国家一级作曲李大庆为多部戏剧作曲、配器,尤其在襄阳花鼓戏男女分腔、个性特征、音乐伴奏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并于2004年宜城市艺术团挂牌“襄阳市花鼓戏剧团”,2010年获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发展历程。
具体讲述花鼓戏的角色“二小戏”“三小戏”“内三行”“外三行”“四梁”“四柱”等的分工,历经200多年,6代花鼓戏的主要代表人物,桃腔、汉腔、四平、干梆子、彩腔等主要唱腔,及边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马锣等伴奏方式的襄阳花鼓戏艺术表演形式。从小腔小调到系统工程,从单一表演到光电集成,从躲躲藏藏到国家殿堂的襄阳花鼓戏的传承与创新,让戏迷爱好者们充分了解、认识襄阳花鼓戏。
随后,由襄阳市花鼓戏剧团现场展演两部传统花鼓小戏,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山故事改编的襄阳花鼓折子戏《送友》,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襄阳花鼓小戏《铳老爷看稞》。戏迷爱好者们通过观看字幕屏,聆听锣鼓叉等伴奏乐器,欣赏演员入情入景,曲调活泼流畅,语言风趣幽默,剧情简洁明快,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花鼓戏。演出结束后,场上响起阵阵掌声,戏迷爱好者们均表示受益良多,充分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