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8期“齐悦读”读书会后期报道: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
河南坠子传入襄河流域后,与本地语言、音调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襄河流域特色的“襄河道坠子”。10月10日晚19:00,襄阳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迎来众多曲艺爱好者,聆听“齐悦读”读书会特别邀请襄阳市艺术研究所原所长董治平,为大家分享《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
董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襄河道坠子流派”过程的四个阶段。详细解读从个人流派和地域性流派的形成,及艺人群体、听众群体和鲜明艺术特色相对突出表现所必备的地域性流派形成的三个要素,河南坠子在河南本土(东、西、北)的三个流派。随着襄河道人口结构的变化,河南坠子艺人的大量流入,逐步占领襄河道曲艺,舞台、庙会、茶馆为河南坠子艺人提供的生存和巨大发展空间,河南坠子艺术在襄河道流域落地生根、广收艺徒,培养、孕育、形成襄河道本土艺人群体,吸引众多襄河道本地听众等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的流传和孕育过程。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的形成期、兴旺期和提升期的历程。
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吸收、兼容各坠子流派的技巧,及其他姊妹艺术的营养为我所用;虽因地缘关系与河南西路坠子的深厚渊源,但未偏重小段儿,却是大本和小段儿兼顾的同时,更偏重于大本书的倾向;襄河道坠子特别强调“书路清”和“口齿清”;书中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大本书的创作和演唱中,丰富刻画了人物形象的手法;按襄河道方言的平仄四声走向,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创出了新腔的襄河道流派艺术特色。逐一讲述了襄河道坠子流派的播种人和代表人物。
最后,襄河道坠子代表人物郝桂萍和学生张玉慧同台演唱襄河道坠子《焦裕禄》,坠胡徐学荣、琵琶李天生、二胡晁全红伴奏。以高亢中掺入了几分明朗,粗犷中添加了几分柔美的演唱,展现了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关爱民众,铸就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