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9期“齐悦读”后期报道:共读《襄阳穿天节》汉水女神民俗文化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8月1日下午,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特别邀请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休闲与旅游服务管理研究所所长朱运海,与大家共读《襄阳穿天节》分享“汉水女神的文化内涵、价值及旅游开发策略”。
朱教授首先讲解了汉水女神民俗传说的渊源,不仅在《诗经》《楚辞》中反复出现,在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也随处可见。《列仙传》《拾遗记》以及不同时代对汉水女神形象绵延不绝的文学作品。《南都赋》注引《韩诗内传》的详细记载,明万历《府志》更进一步指明该故事发生地点——“万山之西有曲隈,为解佩渚,乃郑交甫遇神女处”。引导大家对“神女弄珠”与“解佩授珠”故事原型的了解。
特别详细讲解了襄阳“穿天节”,郑交甫偶遇汉水女神的神话故事,及襄阳民间流传甚广的“穿天节”发生之地襄阳万山。襄阳“穿天节”三个阶段的历史渊源,两宋时期最为繁荣的景象,《鸡肋编》中“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的生动描述。以及2006年2月18日(农历正月二十一),在襄阳万山脚下汉水之滨的解佩渚沙滩上,汉水文化志愿者和文化名人重新捡拾襄阳中断了数百年后的首届“穿天节”。10余年襄阳传统民俗节日“穿天节”的景象。
随后,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石头崇拜的遗留,幸福生活的向往,精神自由的寄托四方面阐述了汉水女神民俗文化的内涵。从历史文化价值、情感认同价值、游憩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述说了汉水女神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以及一系列汉水女神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引导读者了解汉江古老文化,唤起对历史母亲河的记忆,延续襄阳古老民俗节日“穿天节”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