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图课堂】活动预告与回顾
本周活动预告(一)
活动主题:《DIY草帽》
活动形式:绘画
活动地点:少图课堂教室
活动时间:8月17日(周六)
上午场10:00—11:00
下午场14:30—15:30
活动简介: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除了喝冰饮、吃西瓜、吹空调等降温纳凉的方法之外,亲手DIY一顶美观纳凉的草帽也不失为一桩美事。草帽以其编织的工艺、简洁的线条舒适透气的材质,占据了流行时尚的咖位。戴在头上,心情随之缤纷,给炎炎夏日也带来一份独特的美丽与清凉。
还等什么呢?快来吧!让想象飞舞,挥动起画笔,用五彩的颜料,勾勒出自己专属的夏日神奇草帽,让我们随时奔赴夏天的精彩!
活动对象:6岁以上
参与人数:单场20人额满为止
报名方式: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本周活动预告(二)
活动主题:《非遗漆扇》
活动形式:非遗传承
活动地点:少图课堂教室
活动时间:8月18日(周日)
上午场10:00—11:00
下午场14:30—15:30
活动简介:
漆扇不仅仅是一件实用性的物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漆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的文化传承。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快来少图课堂和老师一起学习制作专属于你的漂漆团扇吧!
活动对象:6岁以上
参与人数:单场20人额满为止
报名方式: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上周活动回顾(一)
彩色花窗
通讯员:喻骆 张冰冰 李争芳
彩色花窗起源于欧洲12、13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建造教堂的工匠们特别心灵手巧,它们用彩色玻璃在窗子上镶嵌成一幅一幅的画。8月10日,襄阳市图书馆“少图课堂”带领小朋友一起绘制彩色花窗。
活动现场,老师向孩子们讲解哥特式教堂玻璃的外形特点以及色彩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先在素描纸上画出窗户的大形并勾线,然后学习同类色知识,为窗户分区域画同类色,再画上窗户框,最后把窗户剪下来贴到黑色卡纸上,装饰好细节,这样一幅幅亮丽夺目的彩色花窗作品就完成了。
本次绘制活动拓宽了小朋友们的课外知识与观察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上周活动回顾(二)
点翠
通讯员:喻骆 李争芳 张冰冰
点翠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古代的帝王服装、王后的凤冠,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到了近代,一般采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使工艺得以传承。8月11日,襄阳市图书馆“少图课堂”用绘画的形式展示点翠这项传统技艺。
活动现场,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视频欣赏点翠首饰,大家一起观察、讨论点翠艺术的造型与色彩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勾画簪子图案,用椭圆形画出花心,用不规则的弧线画出花瓣,用圆形画出珍珠,用弧线画出羽毛。在涂色环节,孩子们运用平涂和叠色表现点翠的色彩,最后用白色的高光笔勾画边缘。
本次绘画活动锻炼孩子们的绘画表现能力,大家沉浸式体验每一个精雕细琢的瞬间,感受点翠艺术的魅力。